| 标识符 | CSTR:12156.05.1322C0001000002800 | 中文名称 | 驯鹿-1 |
| 学科分类 | 畜牧、兽医学科 | 主题分类 | 特种经济动物种质资源 |
| 外貌特征 | 驯鹿为中型鹿,成年公鹿体长160-180cm左右 | 生产性能 | |
| 繁殖性能 | 繁殖周期为年产一胎,偶尔有二胎,性成熟期约16-18月龄,母鹿繁殖成活率达42%-76%。 | 饲养方式 | 放牧为主要饲养方式。 |
| 经济价值 | NA | 产区与分布 | NA |
| 产区自然 | 驯鹿产区地处寒温带,海拔在1000米,经度120°05′-123°35′,纬度51°15′-53°50′,年平均温度为-2.8℃,年平均降水量746?,年最高温度为28℃,年最低温度为-16℃,年平均湿度为62%。 | 地理分布 | |
| 生活习性 | 生理生化 | 还未见报道。 | |
| 生物学特性 | 驯鹿的集群性和游牧性都很强。在我国,家养驯鹿能游牧到100公里以外的黑龙江省漠河一带。驯鹿在散放条件下可觅食200-300种植物性饲料,并喜食地衣类植物和鸟卵。驯鹿性极温驯,并由此而得名。 | 遗传指标 | 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都对驯鹿的遗传特性进行了研究。 |
| 资源保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