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源场名称 | 苏州市太湖猪育种中心 | 品种名称 | 苏太猪 |
| 创建时间 | 投资方式及资金 | ||
| 种畜禽场类型 | 认证时间 | ||
| 品种来源 | 简介 | 苏太猪又称新太湖猪,是利用太湖猪通过杂交育种培育而成的。太湖猪以高繁殖力著称于世,为了充分利用其高繁殖力、耐粗饲、肉质鲜美等特性,改进其生长慢、瘦肉率和饲料报酬低等缺点,苏州市太湖猪育种中心1986年承担了国家科委下达的“中国瘦肉猪母本新品系(DVn系)的选育”攻关课题。利用从美国和匈牙利引进的11个家系、12头杜洛克公猪,与97头太湖猪基础母猪杂交,产生零世代,之后采用横交固定、继代选育、性能测定、综合指数选择等现代育种技术措施,经过12年时间、8个世代选育,其具体型外貌一致,遗传性能稳定。经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7年7月农业部(农01)新品种证字第5号文批准苏太猪为国家级畜禽新品种,是一个生产瘦肉型商品猪的理想母本,其注册商标为新太湖。 | |
| 图片(公) | 图片(母) | ||
| 其他图片 | 体型外貌 | 苏太猪适应性强,在寒冷的黑龙江、内蒙古和炎热的两广、福建乃至高原地区的云南、贵州,苏太猪均能适应,生长良好,生产性能稳定。 苏太猪体型中等,食谱广,一些农副产品和粗纤维含量高的粗饲料,如米糠、麸皮、花生藤粉以及豆渣、酱渣等,均是其很好的饲料。母猪口粮中籼纤维可高达12%左右,是一个既适合规模化饲养,又适合广大农村饲养的节粮型瘦肉犁猪种。据苏州苏太猪原种场1998年经江苏省畜牧兽医局监测的2批次100头苏太猪肥育试验:25~90千克肥育期日增重623.12±23.83克,达到90千克的日龄为178.90± 5.31天,每千克增重耗消化能40.79±2.30兆焦。90千克屠宰率72.85%±0.92%,瘦肉率为55.98%±1.56%,已具备瘦肉猪的特征。胴体品质优良,肉色鲜红,背最长肌的pH为6.22±0.2,经氟烷测试为阴性,属无PSE肉猪种。肉质优良,口味鲜美,肌肉颜色评分3.04±0.24,系水力75.28%±1.89%,大理石纹3.47±0.23,胴体背膘厚(3点平均)2.33±0.15厘米。 | |
| 成年公猪体高 | 成年公猪体长 | ||
| 成年公猪胸围 | 成年公猪体重 | ||
| 成年母猪体高 | 成年母猪体长 | ||
| 成年母猪胸围 | 成年母猪体重 | ||
| 育成公猪体重 | 育成公猪体高 | ||
| 育成公猪体长 | 育成公猪胸围 | ||
| 育成母猪体重 | 育成母猪体高 | ||
| 育成母猪体长 | 育成母猪胸围 | ||
| 性成熟时间(公) | 性成熟体重(公) | ||
| 初次配种时间(公) | 初次配种体重(公) | ||
| 性成熟时间(母) | 性成熟体重(母) | ||
| 初次配种时间(母) | 初次配种体重(母) | ||
| 发情周期 | 发情持续期 | ||
| 妊娠期 | 初产产仔数 | ||
| 初产产活仔数 | 初产初生窝重 | ||
| 初产初生重 | 平均产仔数 | 11.87~14.72头 | |
| 平均产活仔数 | 10.85~13.58头 | 初生窝重 | |
| 初生重 | 断奶日龄 | 35日龄 | |
| 断奶窝重 | 76.60~92.24kg | 断奶仔猪数 | 10.17~12.64头 |
| 母畜使用年限 | 育肥期末体重 | ||
| 育肥期末日龄(100kg) | 育肥期日增重 | ||
| 育肥期料重比 | 屠宰率 | ||
| 胴体重 | 胴体瘦肉率 | ||
| 通讯地址 | 苏州市人民南路西塘北巷8号 | 邮政编码 | 215128 |
| 联系电话 | (0512)5251930,5273763 | 传真 | |
| 联系人 | 黄雪根 华金弟 | 资料来源 | 畜禽引种指南 |
